昨日,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记者见到该校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丽时,她正在向该院教师安排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文明创建等相关工作。
张丽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是暑假,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加班也是常有的事。”
2001年大学毕业后,张丽如愿成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2004年9月初,张丽担任护理系辅导员。当时护理系虽然刚刚成立,却是学院第一大系,有学生3400余人。为了尽快理清工作头绪,她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申请一间宿舍和学生们住在一起,轮流在各个教室听课,课间与学生交流谈心,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态……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张丽不断学习,她仔细研读教育学、心理学,认真领会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相关文件。同时于2006年考取了武汉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教以来,张丽先后获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优秀班主任”“信阳市优秀社科专家”等诸多殊荣。同时,她还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2014年度信阳市社科联项目两项,参与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一项,参与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两项。2018年主持信阳规划项目重点课题《信阳全域旅游发展研究》,2019年申报河南省规划课题《大别山地区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治理研究——以<郭丁香>为例》。
2017年担任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后,张丽仍坚守三尺讲台,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只有近距离地深入学生中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状态,这些为我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了更鲜活的素材、奠定了理论基础。”
无论教书育人还是担任行政管理工作,张丽都是个有想法的人。“教书育人,重在育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主张全力打通第一、二课堂双向融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探索重塑‘知识+能力+道德’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张丽说。
在张丽的思想引领下,该院学生成立了专业契合度高、学生兴趣浓厚的清雅茶艺社、同心社、礼仪协会和小美生态文明协会等社团,通过开展专业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实地调研、专业学术讲座、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努力为学生专业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实现“三全育人”的总体要求。
“从教近20年,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我的学生有的经常回来看我、有的经常打电话问候,看着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张丽笑着告诉记者。(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