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深爱这一职业的郭靖来说,奔走和忙碌才能让她深入新闻事件的核心,了解和掌握最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勇敢和责任更让她坚定初心和使命,为身为记者而倍感自豪。
今年是郭靖入行的第9年,从初出茅庐的新闻学子到独当一面的党报评论员,她始终处于新闻采编一线,多部作品获省、市级奖项,先后获“信阳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信阳市宣传文化战线“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
“在报纸上,评论文章都用楷体,以示与一般新闻报道的区别。”郭靖说,从事新闻的人都知道,“楷体文”不好写,尤其是党报评论,要做好舆论引导。
2016年年初,郭靖进入信阳日报社理论评论部这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相比之前跑采访现场早出晚归的日子,这是坐下来写稿“一抬头,天就黑了”的时光。
“初拿一个选题,要在文山会海、理论实践中‘提纯’,总会发现知识不足,这基本是在报社评论部工作的常态。”郭靖说,有时也难免感到倦怠,但所幸的是身边有这样一群榜样:
每次市里召开重大主题活动,报社编委会总会第一时间精心策划选题内容;接到任务后,评论部成员总会第一时间讨论学习,紧接着写稿修改、再修改。从标题、立意到结构、字句,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把关、每一个细小问题都不放过。
就这样,她从时评栏目、“报晓论坛”的短篇评论写起,逐渐走进评论员的角色,后来又参与写作了“市党代会”“脱贫攻坚”等重大主题报道策划的社论、辛正平文章等。
“4年多下来,心中总算有了些许底气。看到自己的一篇篇文章收录在《信阳日报评论集》中,我的心中更增添了一份自豪。”郭靖微笑着说,这份自豪的背后,是党报评论员的付出与坚守,更是责任与担当。(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