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提案建议办理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 第202432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潘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信阳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扛旗的提案》收悉,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链延伸拓展的建议。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我市旅游产业中更是占据重要位置,一直以来也是市委市政府和全市文旅部门在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着力推动的一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1335”工作布局和“1+6+N”文旅发展体系中,将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布局内容,明确建设全国知名的康养旅居目的地,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出台《大别山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信阳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促进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大别山百家主题民宿示范工程的十条意见》《促进信阳露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办法》等10多部务实管用的政策、规划,打出组合拳,强化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要素保障。成立了交旅文创指挥部、民宿和露营地产业链工作专班等,搭建指挥调度、专家策划、专班推进、专业投资、专项督查工作机制,高位进行推动。截止2024年5月,全市共有3A级以上旅游景区85家,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新县、浉河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6处(新县丁李湾村、田铺大湾村、西河村,罗山县何家冲村,浉河区郝家冲村、浉河港镇),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4个(商城县、罗山县、光山县、息县)、省级旅游度假区7处(鸡公山旅游度假区、商城县汤泉池旅游度假区、固始县西九华山旅游度假区、南湾湖旅游度假区、息县淮河休闲旅游度假区、浉河区茶源旅游度假区、平桥区郝堂村旅游度假区)、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21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74个、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27个、休闲观光园区28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6个、乡村文化产业特色村8个,规模以上旅游村(点)达132个,休闲农庄150个,农家乐片区10个,农家乐2800多家。新县发展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又一旅游发展经验。今年6月10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推出又专题报道《古村落 访乡村振兴之路》,讲述我市新县田铺大塆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做法和突出成效。

(二)关于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聚焦“1+6+N”文旅发展体系构建,统筹交旅、红旅、茶旅融合发展,紧扣“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持续完善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全链条服务体系,在住宿上增“床位”、出行增“座位”、购物增“点位”、停车增“空位”、推介增“单位”上下功夫、求突破,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能力和服务质量,增强承载能力。一是强化乡村旅游交通保障。立足“快进漫游深体验”,联合交通部门编制、出台了《信阳市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关于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信阳市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发展规划(2023-2030年》等,加快“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同步完善观景平台、骑行专线等配套设施,健全重点旅游区域交通集散联运体系,持续提高乡村旅游的通达性和便捷性,打造通景、链景、融景的旅游路网。二是完善乡村旅游住宿体系。着眼满足不同层次类别游客需求,立足精致、精细、有品位,构建彰显乡村文化特色的精品民宿、房车营地、青年旅社等多元化住宿生态体系。实施百家主题民宿、百家露营地、百家茶庄园“三个一百”建设工程,打造中部地区民宿高地和中国露营之都。截止目前,中心城区周边已建成开放各类营地95家个、主题民宿59家、星级茶庄园35家。何家寨、白鹭洲、星宿川、杉屿露营、豫茗茶庄园等一批主题民宿、露营地、茶庄园一经推出就成为“网红”打卡地,刚开业的星宿川沙滩露营基地今年“五一”期间最高单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河南省主会场就放在有着“中原听海”之称的出山店水库星宿川沙滩营地。大别山露营公园成功创建全省首家国家5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三是创新打造乡村新型文旅空间。立足主客共享,建设乡村书屋、村史馆、农耕馆、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平台等乡村公共阅读空间、美丽乡村文化空间、文博艺术空间、商圈文化空间、跨界文化空间等各类新型文旅空间,散落在乡村景点和旅游线路,实现“一空间、一业态、一主题、多功能”,聚集文化产业、文化创意者、艺术工作者等,创新文旅融合“嵌入式”服务,促进优质文旅资源共建共享,丰富乡村多元化业态承载。四是实施示范引领带动。依托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和市级A级旅游乡村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奖补资金,持续加大乡村旅游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截止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21个,纳入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40个。按照政策规定,省财政将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中统筹,给予每个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不低于800万的资金扶持。同时,市局层级也开展了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工作,利用三年时间,打造100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市财政对成功创建的A级、AA 级、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分别给予不少于 20 万元、30 万元、50 万元以奖代补资金,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我们累积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支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补助资金3200万元、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415万元。

(三)关于充分开拓旅游客源市场的建议。近两年,我市全面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设计发布全新城市IP形象、Logo和“山哥茶妹”吉祥物,全方位推广、全场景应用,“美好生活·青春信阳”文旅品牌已经立起来了,品牌认可度、知名度、影响力越来越高,实现通过品牌引领汇聚发展力量,促进文化转化,推动旅游转型。在乡村旅游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上,全市文旅部门坚持“移动端传播”,统筹各类媒体和商业平台,整合台、网、微、端、屏多种渠道,全方位宣传展示信阳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同时,用好节会推广,持续做优做活信阳茶文化节、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南湾湖开渔节、大别山(新县)乡村文化旅游节、息县淮河文化旅游宣传月等大型节事活动。创新推介模式,拓展客源市场,加强郑州、武汉等重点客源市场的宣传推介,完善区域资源互享、客源互送协调机制。去年以来先后有4条线路入选“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吃信阳菜、品毛尖茶、看淮上山水、住豫南民宿、听红色故事、读豫风楚韵、享无界露营、感美好生活”已经成为信阳乡村旅游的响亮品牌。

(四)关于打造乡村旅游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议。将乡村文旅文创人才培养纳入全市人才发展规划。加大乡村文旅文创人才培育力度,开展精准培训,培育领军人才,建立优秀人才储备库,6人入选2023年度全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畅通高层次文旅文创人才引进渠道,制定激励政策,引入国家级、省级文旅研究院、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及各类创意人才,支持国内文旅文创名人、名家在信阳设立工作室。支持本地高校办好文旅相关专业,推动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建文旅人才培养培训联动机制。当前,为提质信阳文旅运营,丰富和创新信阳文旅业态,彰显独特城市文化气质,今年4月份,市文广旅局印发通知,在全市文旅行业实施主理人招募和培育计划,立足我市文旅产业发展需求,面向全国广泛招募文旅行业主理人,同时带动培育本土文旅行业主理人,聚力打造信阳文旅行业主理人生态圈层,通过大咖“掌门”,推动文旅“出圈”,全面提升信阳文旅产品、业态、运营、品质、服务、品牌等,实现主理人与信阳发展双向赋能,引领带动信阳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招募培育民宿、露营地、新型文化空间、毛尖茶庄园等乡村文旅场所的策划、建设、运营主理人。目前,已统计主理人信息242位。部分头部主理人被推推选为信阳市文化文创行业系列下设民宿、露营地等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下一步,市文旅局将加强调查研究,厘清引进需求,加强政策宣传,加快招募进度,拿出最大诚意,提供最优环境,畅通联络沟通渠道,引导主理人进驻信阳创业发展,建立主理人人才储备库,为信阳文旅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同时,我们还积极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持续推进光山县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及新县、浉河区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创建工作,认真落实“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让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光山县“文产特派员制度”打造了乡创乡建的“河南样本”,被《焦点访谈》《新闻联播》两次报道,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模式在全国叫响,在2024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光山县作了典型发言。浉河区通过“非遗点亮老家河南”青年乡村营造行动,吸引青年人才归还创新创业,探索出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走出了路子。

(五)关于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参与的建议。旅游产业链长,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需要各个部门、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发展,作出了建设文旅强市、着力交旅文创出彩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等,成立了交旅文创指挥部,高规格召开全市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制定了任务分工方案。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推动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和市民群众开始积极切入文旅发展、主动服务文旅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同出力、共出彩,旅游发展已由“旅游+”逐渐转向“+旅游”。特别是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发改、财政、交通、商务、教育体育、林业、自然资源、金融、水利等部门都给予了乡村旅游发展大力支持和协同。同时,我们还成立市文旅文创行业协会,并并下设民宿、露营等7个专业委员会,统筹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乡村文旅发展。

下一步,市文旅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和全市文旅文创发展大会精神,围绕“1+6+N”文旅发展体系构建,结合您的建议,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各项既定工作,推动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实现更大跨越,打造全国知名的乡村康养旅居目的地。

感谢您对信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监督和指导。

联系单位:信阳市文广旅局产业发展科  张立印   6659816

 

 

202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