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5日 星期 04:16:49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提案建议办理

关于对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202435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尊敬的李甚利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擦亮“闽台祖地 中原侨乡”信阳根亲文化品牌的提案收悉。市文广旅局对您们所提出的意见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和办理,现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根亲文化资源现状

信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我国目前的100个大姓中有黄、赖、罗、蒋、白、陈、潘、廖、孙、江、傅、沈等13个姓起源于信阳,或者一只源头在信阳。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闽、粤、台等省市区同胞和东南亚、欧美等10多个国家近70个姓氏宗亲组织不远万里来信阳寻根问祖、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形成了特有的根亲文化现象,信阳有民间姓氏宗亲组织,2008年信阳市根亲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根亲研讨会、组团互访等各种根亲活动日益兴盛,除了固始的根亲文化节影响较大外,赖氏宗亲联谊总会在息县、世界黄氏宗亲总会在潢川县、中华蒋氏拜祖暨文化研讨会在淮滨县近年来也多次开展较大规模的根亲联谊活动。

信阳市文广旅局在宣传推介信阳根亲文化上也做出了不懈努力,由我局编排的大型历史剧《开漳圣王陈元光》在赴浙、闽、粤三省五市巡演后,应美国黄氏宗亲会和台湾中华侨联总会、开漳圣王联谊会邀请,远渡太平洋,两度赴台,在美国和台湾激起了极大的反响。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08年至今,我市已举办11届根亲文化节,吸引了海内外同胞、侨胞到我市寻根谒祖、慎终追远;吸引了一大批胸怀桑梓之情的企业家到我市投资兴业、建功立业。历届根亲文化节会活动,为豫闽台开启了一扇交流合作的窗口,架起了一座情感融合的桥梁。

在宣传根亲文化节的同时,将信阳自身地域的茶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与根亲文化相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根亲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品位。用有形的旅游形式表现和传播无形的文化,加强寻根者、参加节会者对于根亲文化的感受,增强民族认同感。在节会中加入科技创新部分,如扫码体验语音导游讲解根亲文化;依托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展示、宣扬根亲文化、定制根亲文化旅游明信片等;加强根亲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让寻根同胞捧着一颗心来,带着一件“礼”走,持续加深游客对根亲文化的印象与了解。把寻根文化活动的开展与招商引资、发展旅游、文化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围绕促进旅游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企业落户信阳,促进信阳旅游发展,为全省旅游振兴做贡献。

近年来,我市立足根亲资源优势,强化根亲文化发展建设,把握“五个结合”(根亲文化与城市建设、招商引资、新型产业、重点项目、脱贫攻坚相结合),实施“让根亲文化助推信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探索推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谋划建设了一批根亲文化旅游项目,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文化、社会效果。

为了聚集根亲文化品牌效应,扩大面向闽台及海外的影响力,我们利于文旅融合,坚持文脉赓续,坚持走具有信阳特色的根亲文化发展之路,把文旅产业相结合,持续深入地把中原根亲文化打造成扬名河南、推动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努力探索和实践“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制定规划,健全机制。充分利用第4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契机,切实把全市根亲文化史料家底摸清、登记在册。广泛征求各方面对根亲文化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制定寻根文化发展战略,把寻根文化的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红色资源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根文化开发的相关部门共同策划,建立起深入研究、开发利用、投资建设、宣传保护、联络交流的有机共同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二、大力宣传,加强联谊。根亲文化是我们内陆侨乡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要把这些资源变成我们的财富,就必须把它宣传出去。要构建以外宣为主,各个相关部门参与的大外宣格局,炒热根亲文化,增强海内外对祖根地的了解和认同。要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机会主办根亲文化活动,以开展根亲文化活动为载体把我市的根亲文化资源宣传出去,扩大影响力、知名度。

三、强力开发,打造品牌。加大投入力度,围绕根亲文化资源开发寻根文化产业,实施产业带动战略,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参与寻根文化园、寻根文化基地建设。寻根文化产业开发要围绕根亲文化资源,根据市场、社会的需求开发寻根文化产品,提供寻根服务,以吸引寻根资金建设家乡为主,形成寻根产业体系。要加强陈元光祖祠、安山奶奶庙等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力度。结合信阳的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开发寻根旅游项目,使寻根谒祖和观光旅游、商贸合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叫响寻根文化的特色品牌,倾力打造寻根旅游品牌,切实促进我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感谢您对信阳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请以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支持和监督。

主办单位: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联系人:杨勇    

联系电话:6301299

2024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