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抓住机遇开启信阳“出圈”路的建议》收悉,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拼搏当前锋”的工作导向,把文旅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突破点,打好特色优势牌,唱好产业富民歌,着力推进我市交旅文创出新、出圈、出彩,积极探索非传统旅游城市发展文旅的新模式、新路径,形成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大力发展文旅文创产业、建设文旅强市已成为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识。
一、主要做法
(一)紧跟时代潮流,全力塑造“美好生活,青春信阳”文旅品牌。瞄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围绕青年这一文旅文创消费主力军,聚焦青年、服务青年,以丰富多彩的文旅文创产品、业态和模式,引爆一批“潮”活动、建设一批“潮”场地、点亮一批“潮”消费、复兴一批“潮”文化,掀起了打开美好生活的新热潮。
(二)做足“吃”的文章,用“食尚信阳”来品味美好。把美食作为提升游客感知度的核心元素,用好大别山水孕育出的全域道地食材,推出百家信阳菜大师工作室,营造千家美食空间,信阳小馆新模式正在走向全国,以美食带动外摆经济、城市烟火。
(三)彰显特色优势,拓展茶旅体验感受美好。充分利用城市周边绵延60万亩的茶山,创新产业链、生态链、价值链,推出集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为一体的体验式、沉浸式茶庄园,推动“茶旅+民宿、茶旅+体育、茶旅+康养”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形成了环南湾湖、遍布全市的近百家茶庄园体验网络,营造了信阳最美的诗意田园氛围。
(四)链接原生态、亲近大自然,塑造户外露营追寻美好。紧抓露营这个户外休闲消费新风口,把信阳优美的山水、怡人的生态与户外露营深度融合,集聚发展露营全产业,搭建山地运动、水上运动、骑行等多元体验场景,建设一百家露营基地,推进一千个共享房车计划,与一百家主题民宿连成网络,建设全国最大的露营群落,形成了吸引旅客的时尚慢游新优势。
(五)借力新媒体新传播,创新业态分享美好。建设大别山直播基地、设计师小镇,利用职教资源培育直播业态,一大批拥有千万、百万级粉丝的直播达人、网络主播集聚信阳,成为呈现美好、传播美好的新生力量。
二、主要成效
一是多了“明白人”。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树立大抓文旅产业导向,各县区和旅游重点乡镇、景区景点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在实践中对文旅产业发展规律、旅游产品开发有了新认知新感悟,谈起文旅头头是道,干起事来有模有样,干工作抓落实的针对性、实效性有了明显增强。
二是多了“外来人”。近年来,随着休闲旅游新业态的兴起,我市旅游市场半径不断拓展,来自市外、省外游客持续攀升。去年全市85家3A级以上景区,市外游客占到73.8%,其中省外游客占到31.5%,我市文旅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知名度有了进一步提升。
三是多了“年轻人”。当前我市游客年龄趋于年轻化,消费能力较强的青年游客明显增多,特别是大批90后、00后,刷着抖音、看着小红书,慕名来信阳自驾、露营、旅拍、探秘、打卡,逐渐成为我市文旅消费的主力军,成为宣传推介我市文旅的“啦啦队”。
四是多了“专业人”。我们和省文旅集团共同投资运营鸡公山风景区,与河南卫视合作组建文旅策划机构,招募华住、猎户座、余粮乡创等一批国内一流酒店品牌店、营地运营商、民宿主理人、文创设计师加盟信阳,通过专业人干专业事,嫁接先进的运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有力推动全市文旅市场化、职业化、品牌化程度明显提升。
三、主要经验
一是有章法。将文旅文创作为“五个着力”之一,提出“交旅文创出彩”的目标,明确“1+6+N”的文旅发展体系,出台《信阳市“两山两湖”区域文旅融合概念规划》等10多部务实管用的政策、规划,成立交旅文创指挥部和工作专班,推进浉河、鸡公山、南湾湖“三区”融合发展,搭建指挥调度、专家策划、专班推进、专业投资、专项督查工作机制,可以说,顶层设计科学务实,高位推动坚强有力。
二是有品牌。全面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品牌体系,设计发布全新城市IP形象、Logo和吉祥物,全方位推广、全场景应用,以信阳青年营地、星宿川、何家寨为代表的露营地,以白鹭洲、归拙园、有稻山房为代表的主题民宿,以文新、豫茗、嘉木饮为代表的茶庄园,以浉河烟火、大别红营、“两个更好”城市书房等为代表的沉浸式场景和新型文旅空间,以及“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等等,有力支撑了美好、青春的城市品牌。可以说,“美好生活·青春信阳”城市文旅品牌已经立起来了,其品牌认可度、知名度、影响力在省内、在业内、在社会上越来越高,通过品牌引领汇聚发展力量,促进了文化“潮起来”,旅游“火起来”,文旅文创“热起来”。
三是有创新。紧扣青年群体,以“集结青年营地”拉动城市经济,在城区周边形成“慢摇鸡公山、茶饮南湾湖、听海星宿川、邂逅浉河烟火、沉醉诗画郝堂、研学大别红营”6个特色旅游目的地,以百年茶园为载体,走茶观光、茶旅居的发展之路,以信阳菜、户外装备为内容构建文旅产业生态圈,实施“红色文化+”工程,打造红色研学品牌。各县区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可以说竞相发力,亮点频出。新县红绿融合示范区建设走在先、走在前。光山县“文产特派员制度”,上了《焦点访谈》和《新闻联播》,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模式在全国叫响。浉河区和鸡公山、南湾湖“三区联动”,围绕一湖碧水、两岸青山、茶乡九湾、百里茶廊做文章,实现交旅融合路更宽,茶旅融合景更美,多业融合茶更香。罗山县通过打造一条“初心路”,串起全域旅游的“珍珠链”,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走出新路。商城县“一首红歌、一池温泉、一座氧吧、一杯清茶、一桌炖菜”的文旅形象更加“出圈”。信阳的这些做法、这些经验成为全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亮点和宝贵经验。
四、下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锚定“文旅文创成支柱”战略目标,勇挑重担冲在前,乘势而上做引领,坚持“创意驱动、科技赋能、项目支撑、跨界融合”,深度挖掘用好区域文旅资源优势,抢占文旅产业发展高地,提升城市休闲旅游品位,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全省文旅文创发展打造“信阳样本”,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塑造汇聚“信阳力量”。
一是抓龙头,提质增效。以聚焦“1+6+N”为重点,实现青年营地常态化、市场化运营,提升青年营地作为信阳文旅集散地、全国露营目的地的功能;依托省文旅投,全面开展鸡公山景区软硬件改造和服务质量提升,丰富旅游度假产品,建设富有特色文化底蕴的知名旅游景区;重构南湾湖水上游览路线,串联万亩茶山、万顷碧水、万峰叠翠,做足“游茶香九湾、品山水浉河”的文章;依托“借宿”品牌对星宿川进行运营,努力建成内陆地区享受阳光、沙滩、浴场度假体验的首选目的地;依托郝堂基础,培育“八大匠”品牌,建设豫南非遗民俗文化园,建设一批“看见山水,记住乡愁,留住乡情”的主题民宿,展现最美田园画卷;提升浉河两岸亮化水平和摊位形象,培育青创、演绎等多元业态,推进夜游浉河项目,塑造信阳夜游经济品牌;用好红色资源,以红色研学带动茶旅、生态、乡村等研学产业发展,持续擦亮大别红营品牌。同时,统筹各县区资源,打造全域串联、多点塑造、提质丰富的N个沉浸式场景,形成功能互补、资源互享、游客互济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二是促融合,培育业态。重点依托“三个一百工程”、大别1号旅游公路、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园为载体,推动茶旅、交旅、红旅“三旅”融合发展,建设“中国最美茶乡”,构建“快进慢游深体验”交通网络,擦亮大别红营研学品牌。依托景区、景点、营地、博物馆等,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文旅+演艺”“文旅+体育”“文旅+市集”“文旅+非遗”等创新业态,丰富文旅康养产品供给,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新场景,不断满足游客体验度和情绪价值,拓展驻留过夜空间,提振文旅消费市场。
三是补短板,强化配套。文旅产业生态要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的构建,特别是要在文旅支撑保障体系上补短板、强弱项,在丰富旅客体验上疏堵点、解痛点。当前,亟需在住宿上增“床位”、出行增“座位”、购物增“点位”、停车增“空位”、推介增“单位”上下功夫、求突破,不断提升配套能力和服务质量,增强承载能力。
四是重招引,提升能力。要整合现有文旅资源,通过招引国内知名文旅公司和招募业内知名主理人合作,不断提升景区、营地、民宿、酒店、旅行社的运营能力,做活文旅内容,输出文旅文创产品,打造更多文旅IP,让“网红”变“长红”,“流量”成“留量”,不断激活“美好生活,青春信阳”文旅品牌价值内涵。
感谢您对信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监督和指导。
联系单位:信阳市文广旅局产业发展科 张立印 6659816
202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