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提案建议办理

关于对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19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

尊敬的靳莉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振兴乡村特产扩大知名度的建议》收悉,建议中关于“在步行街集中展示八县两区特产”及“深化文旅宣传合作”等内容,与我局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现将去年以来相关工作及下步计划答复如下。

  一、去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数字赋能构建全域营销网络。联合携程平台上线“美好生活 青春信阳”携程星球号旗舰店,整合八县区景区、民宿、特产资源,实现“一键预订、全国导流”;同步发放文旅消费券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吸引超10万用户参与,跨省订单量显著增长。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推出“信阳小院”系列短视频,联动自媒体矩阵(110余名“美好信阳推介官”)宣传毛尖茶、高山茶、非遗产品等特产,全网曝光量超3000万次。

  (二)精准推介拓展全国客源市场。在北京举办“美好生活 青春信阳”专场推介会,推出旅游专列、包机入信奖励政策,设置县域特产展销专区,吸引百家旅行社采购合作。赴武汉、郑州、阜阳、驻马店等周边城市开展“春日来信 畅游茶香”活动,以情景推介、非遗市集等形式展示信阳毛尖茶、罗山大肠汤、潢川贡面等特产,相关话题登榜同城热搜。

  (三)县域资源联动推进品牌孵化。去年茶文化节期间组织11个县区书记出镜推介特产,新县、商城等县在青年营地举办专场展销会,8天吸引103.2万人次参与,特产销售额超300万元。打造“信阳小院”特色业态(已建成145家),集成茶艺体验、特产展销等功能,推动罗山糍粑、息县油酥等产品融入文旅消费链。

  (四)产业对接搭建销售平台。以新产品供给引领新消费、新需求,持续做好“文旅+”文章,不断激活“文旅+节会”“文旅+户外”“文旅+美食”等发展新动能,推动信阳茶、信阳菜、信阳水和户外装备产品深度融入文旅业态。今年4月份,以“资源同享 文旅共赢”为主题举办“茶菜水”文旅产品分享会,搭建展示销售平台,推动信阳“茶菜水”等信阳特产深度融入文旅业态,进一步融通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持续推动信阳文旅产业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打造线下沉浸式展销空间。联合市商务局推出文化旅游商品名录,推动市中心步行街、青年营地等区域设立“八县两区特产展区”,结合非遗工坊场景,实现“线下体验、线上下单”。 联动“信阳小院”增设特产展销点位,开发“特产手信礼盒”,植入茶旅线路及研学课程。深化“文旅+特产”精准营销。借力全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在郑州、武汉等客源地推介会开设特产专区,联合携程等OTA平台推出“特产抵扣券”促进消费。

  (二)推动特产展销嵌入文旅活动。在国内文旅推介会、信阳茶文化节、文旅大会、宣传推广主题活动等重点文旅活动中,设立规模更大、主题更鲜明的特产展销专区,并设计互动性强、沉浸式体验的销售活动(如毛尖茶艺表演、毛尖啤酒品尝、手工制作体验、限时折扣等),使特产销售成为文旅活动的重要内容和亮点。

  (三)强化区域协作与资源整合。深化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城市(黄冈、六安、阜阳、南阳等)文旅合作,共推大别山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线路。推动八县两区文旅资源整合,设计发布“红绿相映”、“茶乡寻味”、“淮上江南”等多条跨县域精品旅游线路。

  (四)积极打造特产展示销售平台。加强与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及浉河区对接协调,推进设置特产专区,或举办特产市集活动,集中展示销售信阳毛尖、信阳美食、非遗文创等特色产品,着力打造“信阳礼物”特色品牌。

  您的建议为我市特产振兴与文旅融合提供了重要方向。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文旅发展大会精神,加快构建“1+6+N”文旅体系,着力塑造“美好生活 青春信阳”文旅品牌。持续深化“线上引流+线下展销+政策赋能”模式,推动乡村特产从“文旅配套”升级为“特色产业名片”。恳请您继续监督指导!

  衷心感谢您对信阳文旅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市文广旅局  联系人:刘永忠 电话:6301289

  2025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