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长青委员及联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激活社会消费潜力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餐饮行业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宝贵建议。您的提案围绕打造 “中国厨师之乡”、创建“中国绿色食材之都”等核心内容,精准把握了当前信阳餐饮产业发展的关键短板,对提升服务品质、激活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高度重视您的提案内容,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打造“中国厨师之乡”的推进措施
您提出的 “设立专业厨师培训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场地政策扶持”等建议,切中了信阳菜产业人才短板的要害。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将整合人社、教育等部门资源,依托行业协会和信阳技师学院,持续开展烹饪技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化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专业人才,把厨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餐饮服务品质的基础性工程,系统推进“中国厨师之乡”创建工作。
(一)加快专业厨师培训体系建设
我们将积极推动加强与信阳技师学院工作联系,借鉴国内先进烹饪院校专业的办学理念,结合我市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培训 — 就业 — 增收”的良性循环机制。引导学校将重点面向脱贫监测对象、农村剩余劳动力等群体,通过“理论 + 实践”的培养模式,实现“培训一名厨师、带动一户就业、助力一方增收”的目标,使其成为信阳菜厨师的“孵化基地”。
(二)强化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机制
整合信阳菜名师、名厨资源及本地高校相关专业师资力量,组建高水平培训团队,推行“名师带徒、技艺传承”的传统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体系,着力打造一支兼具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的厨师队伍。同时,持续推进扩大培训覆盖面,提升厨师队伍整体技能水平,为餐饮行业注入持续活力。
(三)优化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
跟踪推动落实职业教育相关优惠政策,通过资金扶持、税费减免、简化审批等措施,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格局,助力餐饮行业走出当前困境。
二、关于创建 “中国绿色食材之都” 的推进措施
您提出的“以食材品质为核心,构建全链条保障体系” 的建议,契合信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食材是餐饮品质的源头,我们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力推动“中国绿色食材之都”建设,为信阳菜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一)打造标准化绿色食材供应体系
推广“公司 + 农户”合作模式,通过统一规划种植养殖、统一品种标准、统一收购调配、统一科研开发,实现食材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立足信阳南北交汇的地理优势,深度挖掘生态宝库资源,协同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培育信阳毛尖、固始鸡、南湾鱼、豫南黑猪等地理标志产品,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规模,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食材之乡”,推动农村经济振兴。
(二)强化食材质量与诚信体系建设
借鉴优秀企业“食材真、讲诚信”的经营理念,建立覆盖食材种植、加工、流通全链条的质量追溯体系,严把食材安全关。加强品牌培育,整合现有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资源,携手农业农村部门按照上级政策要求,打造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食材品牌,提升信阳食材的美誉度和竞争力。
(三)推动食材产业与餐饮消费协同发展
依托我市交通优势,构建高效的食材物流配送网络,促进食材“从田间到餐桌”的快速流通。推动食材研发与餐饮需求对接,鼓励企业开发适用于信阳菜的特色食材,实现食材供应与餐饮消费的精准匹配,为餐饮服务品质提升提供源头保障,助力我市餐饮业零售总额目标实现。
下一步,我市将以您的提案为重要指引,统筹推进人才培养与食材建设,持续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激活社会消费潜力,推动信阳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 “走向全国、香飘世界”的目标。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信阳菜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也请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市文广旅局 杨 勇 6316316
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