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甚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信阳菜产业化发展的提案” 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信阳菜产业发展的深切关注和精准献策。您的提案全面分析了当前信阳菜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信阳菜产业发展组织体系建设
您提出的“完善组织架构、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市县联动”等建议,我们深表赞同。信阳菜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形成上下贯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我们正在着力申请构建“市级统筹、县区主责、部门协同”的组织体系。其中,市级层面将尽快成立由相关领导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及行业协会代表组成的信阳菜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全市性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
其次,各县区将参照市级模式,成立相应的产业发展推进机构,明确由县级领导牵头负责,确定主管部门,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落实。同时,我们将加强市级对县区的指导与衔接,统一工作标准和分工体系,消除职责交叉、沟通不畅等问题,形成“上下一盘棋”的推进合力,切实改变“上热下冷、各自为战”的局面。
二、关于推进信阳菜标准化体系建设
您提出的“加快形成信阳菜从食材到菜品的全链条标准”的建议,契合信阳菜产业化发展的核心需求。标准化是产业规模化、品牌化的基础,我们将把标准化建设作为信阳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们将依托信阳菜文化研究和产业发展促进会、信阳餐饮协会等民间力量,统筹市场监管局、文广旅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力量,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及民间研究资源,系统开展信阳菜美食文化与产业体系研究。重点围绕食材选择、烹饪工艺、口味特色等关键环节,加快制定覆盖国家、行业、企业层面的标准体系,为信阳菜市场化运作奠定基础。
各县区将结合本地美食文化特色,在市级标准框架下,挖掘整理地方特色菜品资源,研究制定具有地域辨识度的菜品标准,形成“全市有体系、县区有特色”的标准化格局。同时,我们将推动标准的推广应用,引导餐饮企业、预制食材生产企业按标生产经营,提升信阳菜品质稳定性和市场认可度。
三、关于加快信阳预制食材产业发展
您提出的“壮大预制菜产业、助力市域经济和乡村振兴” 的建议,对于拓展信阳菜产业边界、提升产业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多措并举推动预制食材产业提质增速。
一是强化宣传推广。持续举办各类美食文化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信阳预制食材影响力,传承发扬信阳菜文化,巩固其在“豫菜振兴”中的引领地位。二是培育产业主体。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支持预制食材生产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逐步形成集聚效应。三是完善产销体系。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支持企业“走出去”,推动信阳预制食材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四是健全质量保障。围绕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建立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筑牢食品安全底线,提升产品竞争力。
四、关于加强信阳菜人才培养与市场开发
您提出的“整合资源、强化人才培养、拓展市场”的建议,为信阳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路径。我们将着力破解人才瓶颈,提升市场拓展能力。
一方面,将整合人社、教育、文广旅等部门资源,依托行业协会和信阳技师学院,持续开展烹饪技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化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另一方面,将推动信阳菜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支持行业协会规范品牌授权,引导各地信阳菜门店标准化运营。同时,加强与外地信阳菜经营主体的交流合作,凝聚发展合力,推动信阳菜从地方特色美食向全国乃至国际品牌迈进。
下一步,我们将以您的提案为重要参考,把信阳菜产业化发展作为推动经济转型、传承地方文化、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细化工作举措,强化责任落实,持续破解发展难题,努力推动信阳菜产业迈上新台阶。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信阳菜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也请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市文广旅局 杨 勇 6316316
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5年7月24日